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信办、科技部、商务部等10部门印发《“十四五”推动G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到2025年,推动G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标准供给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开放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质量效益不断显现。
规划明确建设重点L域标准体系(农业农村L域、食品消费品L域、制造业G端化L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L域、城镇建设L域、服务业L域、优化营商环境L域、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L域、生态文明建设L域)、优化标准供给体系(优化强制性标准、提升推荐性标准供给效率、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工作机制、丰富标准供给形式、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G标准供给水平、强化标准样品供给)、健全标准保障体系(完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健全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拓展标准化国际合作)等重点任务。
附件: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推动G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工信部规〔2021〕178号,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4.8亿吨,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产值达到11万亿元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主要任务,一是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二是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三是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通过建立数据要素价值体系,二是通过加快数据大体量汇聚,三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四是通过打造高端产品链,五是通过培育壮大企业主体
七六四四一的重点任务,一是培育新型智能产品,二是推进原材料,三是通过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四是激发生态聚合型平台企业
形成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平台移动端服务体系,编制全国一体化平台移动端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分析大湾区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为大湾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把脉献策,未来大湾区将成为全国绿色转型标杆
国内经济健康发展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改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国内基础支撑,把握扩大内需战略,挖掘国际市场潜力,为中小企业市场拓展创造新空间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50%,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节点,坚决压缩粗钢产量,原材料工业增速趋缓,原材料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部分产品市场需求有可能达到拐点
从重点领域看,肿瘤药物仍是创新药研发重点,其中单抗等免疫类肿瘤产品已成为主流趋势,医疗器械集中在高端影像类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虚拟和增强现实医疗辅助设备等
展望203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全国各省市也围绕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规模、龙头企业数量等内容
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协同创新,形成一批产业化导向的关键核心及共性基础技术专利组合。建立健全联合保护、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