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层面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出台多项关键政策。2021 年 12 月,工信部等十五部门将人形机器人明确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支持 建设J创新平台,加速产业升J。2023 年 10 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 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三步走”目标:到 2025 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关 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 2027 年,技术创 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长期来看,推动人形机器人 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新引擎。
我国人形机器人已形成“核心突破-特色互补”的区域协同格局。从政策侧重点看,东部地区侧重高端研发、场景开放和人才引进,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附加 值;中西部地区则更注重供应链本地化和成本控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东部地区 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凭借科技和经济优势,重点发展高端研发与场景开放。 北京设立百亿产业基金,其中对人形机器人项目投资预计占比达 15%-20%,助力 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还计划创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海为入驻特定产 业园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租金减免(前三年 50%-70%)和研发补贴(Z高可 达项目研发投入的 30%),并开放测试场景。深圳建设“人形机器人产业带”,给 予税收优惠(符合条件企业实施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和人才优惠(为高 端人才提供落户便利、住房补贴等)。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等地,聚焦供应链 本地化与成本控制。重庆设立规模达 5 亿元的联合创新基金,支持人形机器人企 业发展,推动国产替代,提升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成都通过建设产业园区, 为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集中生产空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产业多面发展。
在政策力度上,各地均有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但具体规模和比例有所 差异。例如,北京的产业基金规模大,深圳的税收优惠幅度明显。从推进时间线来 看,各地政策不断更新完善,且呈现出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的趋势。这些政策共同 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多点开花,加速产业发展进程。
![]() |
机器人底盘 Disinfection Robot 消毒机器人 讲解机器人 迎宾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底盘 商用机器人 智能垃圾站 智能服务机器人 大屏机器人 雾化消毒机器人 展厅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底盘 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 智能配送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